【新生入学系列报道】我愿此生打上成电的烙印

作者:MBA 日期:2014-09-03 浏览:

2014年8月29日,是永远值得纪念的日子,因为从今天起,我成为了电子科大MBA的正式学员!从14年前,刚进入西南财经大学读工商管理的本科时就立下志愿要等工作3年后考工商管理硕士,但是这个愿望直到本科毕业十年后的今天才实现。还好,late better thannever!

8月31日的拓展训练更是让我永生难忘!每个活动环节都让我有不同的感悟和体会,的确拓展了我的思维、丰富了我的人生体验,非常有意义。也让大家在最短的时间内体会到从“竞争对手”到“亲密战友”的角色转换,我相信甚至会与其中的一些人成为一生的朋友!

我们小组的高空项目是“高空单杠”,要求爬上8米高的一个柱子,并且徒手(背后有挂安全绳)站上一个小小的圆盘,站立后跳去抓住前方1米左右的一个横杆。我当时看见前面两个男生顺利完成了任务,以为凭借自己的勇气和毅力应该能完成任务,作为全队第一个挑战的女生主动穿上了防护装备。谁知越往上攀爬,心里越是害怕,到了圆盘那里根本不知道该如何站立上去(周围没有任何可借力的东西),腿都被吓软了,甚至快无助地哭了,无奈地坐在圆盘上很久,问教练能否放弃挑战,跳下去。但是在大家的鼓励下,终于完成了在圆盘上的站立,但是接下来还需要腾空跳跃去抓前方1米左右悬挂的一个横杆,虽然很清楚有完备的安全防护,但第一次在8米高空做这样的挑战,心里还是非常恐惧。在内心犹豫徘徊的时候,突然听见下面的同学对我喊了一句“世界末日来了”,心想:是啊,如果现在是世界末日,需要我必须去完成这个动作,我会怎样?于是我紧盯前方的单杠,奋力向前跳去……我成功了!那一刹那,我的心里开出了花!在教练把我缓缓放下的过程中,我不断对自己说“You did it!Youcan!Nothing is impossible!”这个高空项目完成后,我顿时觉得自己的勇气和力量又增强了,也觉得此后生命中的一切困难都不足以打倒我。你不去尝试,永远不会知道自己的潜能有多大!相信自己!

“毕业墙”,我认为更应该叫做“感恩墙”——一面光滑的4.2米高墙,需要大家在徒手的情况下翻越。当时我们几乎都认为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甚至在教练讲解了完成要领后,还是觉得难以置信。直到我们90多个人在30分钟的时间内全部完成了任务,才真正明白它的深意,也深深被大家的力量所感动!它需要下面的男生当主人梯、副人梯,让人踩,最先上去的男生负责在上面拉人,其他人负责高举双手在下面做保护。当我踩在男同学的大腿和肩膀上时,我不断地说着“对不起!辛苦了!”,看见他们涨红的脸、几乎快被踩坏的衣服,听见高大的男生发出那种痛苦的惨叫时,我的眼泪在眼睛里打转。我感到下面有好多的力量在向上推我,上面也有一双双的手在奋力拉我,在这些力的共同作用下,我顺利翻越了高墙!其实,是大家帮助我完成了这次位移而已,因为自己是无处用力的。当我站在教练身后,看着那一双双高举的手,一张张汗水涔涔被重力拉得变形的痛苦的脸时,我真的很想哭,因为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有很多这样为我们“托举”、“拉一把”、“默默保护”的人!他们是我们的父母、亲人、朋友、领导、同事……我们其实真的很幸福,应该感恩所拥有的一切并好好珍惜,没有他们,我们无法走到今天!

(为了避免剧透,以下内容就不具体描述活动内容了,仅仅讲述自己的收获与感受)

“七巧板”让我明白,在紧迫的时间限制、信息不对称、资源有限、利益(或惩罚)诱导的情况下,团队如果再没有一个强有力的领导者,很容易陷入各自为政的一盘散沙,并最终暴露出人性恶的一面,导致团队的整体失败。所以,作为MBA学生的我们应该懂得,领导既然享有调配有限资源的权利,同样应该承担失败的责任,而且应当时刻反思自己是否真的能够担当“领导”这个角色,我们真的“德才兼备”了吗?

“急速60秒”让我懂得要突破很多的思维定式,要发挥团队的作用,要懂得“借力”。

“人要想走得快就自己走,要想走得远就需要结伴而行。”“行动的影响力远远高于语言。”教练最后说的这两句话也会永远让我铭记。如同《成电新青年》里的一篇文章说的那样“科大读研是场修行”,我很感激自己修行的路上有这么多优秀的同伴,也很骄傲成为了“成电新青年”。我愿此生打上成电的烙印,我们在路上……

供稿: 胜利队 韩梅

编辑: MBA教育中心 刘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