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项目新闻

人民日报头版:电子科大推动人才、学科、科研一体发展 协同创新攻关科技前沿

发布时间:2016-10-09   作者:    点击量:

 编者按:2016年10月5日,《人民日报》头版和4版要闻分别以《电子科大推动人才、学科、科研一体发展 协同创新攻关科技前沿》、《电子科大走过60年光辉历程 服务社会 创新不止》为题,深度报道了建校60年以来,电子科技大学不断完善自身学科建设,深入开展技术交流,开展协同创新攻关科技前沿技术,不断服务社会需求的探索和成果。报道全文如下:

人民日报 1版.jpg

电子科大推动人才、学科、科研一体发展

协同创新攻关科技前沿

  本报成都10月4日电(记者刘裕国) 高约1米、重约38斤,从上到下10多个关节、几十个传感器……截瘫患者穿上这套“盔甲”,不仅能重新站立,还能自己上下楼梯。9月24日,由电子科技大学机器人研究中心经过6年技术攻关研制成功的这款个人助行外骨骼机器人,在首届全国医用机器人和医学智能化大会上亮相。这标志着我国在智能人机交互技术和自适应步态规划技术方面取得重大突破,跻身世界先进行列。

  近年来,电子科技大学推动并建立“协同创新中心”,通过与航空、航天、中国电科等院所深入开展技术交流,瞄准基础前沿创新技术,开展技术攻关。

  协同创新重在协同。电子科大按任务需求,聚集了3校12个研究所的800台套仪器设备和20余条工艺线,形成了国际一流的电子材料与器件基础研究——应用开发——研制保障的全链条研究平台。经过前期合作的起步期和中期紧密协作的孕育期,现已发展至深度融合的协同培育期,实现了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发展。

  2015年初,由电子科技大学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二研究所等合作完成的研究项目,攻克了行波管的共性基础难题,研发出我国第一套自主知识产权的三维仿真设计软件,率先研制成功高效率超宽带行波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协同创新贵在造福社会。电子科大的1000多个科技成果在成都实现转化,并孵化成功几十家高新技术企业,为引领区域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了重要支撑。

  (相关报道见第四版)


人民日报 4版.jpg

电子科大走过60年光辉历程

服务社会 创新不止

  它一次又一次成为电子信息领域的焦点,捧回过国家科学技术发明奖;它为周边上百家世界五百强企业提供了技术和人才支撑;它孵化了几十家高新技术企业,1000多个科技成果在成都高新区实现转化……它,就是坐落在成都高新西区的电子科技大学。

  近年来,这所建校60年来的行业特色型高校不断完善自身学科建设,培育了大批专业人才,一次次完成科研攻关,求索不已,创新不止,为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贡献着力量。

创业艰难,立志走在世界前端

  59岁的李少谦教授,是电子科技大学通信抗干扰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的主任和创始人,是实验室20多年艰辛发展的见证者。

  万事开头难。实验室建立初期,在研发某一先进技术时,资金微薄,技术从零起步。研发团队没有退缩,喊出了“千难万难,也要走在世界最前端”的口号。“科研工作有太多辛酸苦辣,也有太多兴奋与激动。”李少谦说,为了使系统的性能指标达到最佳,他们在实验室内做了无数次的灵敏度测试后,又做了多次户外实验。夏顶骄阳,冬迎雪花,他们历尽了艰辛。

  项目组成员、研究员程郁凡回忆:“对每一次的实验数据,我们都精心分析、讨论。看到每一次的实验结果比上一次更好,就备感兴奋。”

  10年攻关,该技术从5万元的基金项目起步,经过持续研发与应用,形成了千万元的项目群。这一研究项目,也获得了国家科学技术发明奖。

  领先世界的技术,引以为豪的项目,在电子科大还有很多。随着技术推移,手机变得越来越薄,移动数据传输越来越快,这就需要电子元器件实现更精密的集成。“经过20年发展,现在我们的功率集成技术,已经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电子科大电子薄膜与集成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张怀武教授介绍,该技术凝聚了电子科大三代人的心血,从陈星弼院士到如今的一代,大家接力探索,百折不挠,最后获得成功。

破除壁垒,融合创新转化体系

  薄如蝉翼,名片大小……这是电子科大“核心电子材料与器件”协同创新中心,用于保障手机NFC天线信号传输的一种陶瓷材料。这种材料几年前还藏于“深闺”,用于军事,如今已在华为、魅族、中兴、OPPO等国产手机中批量应用。

  近年来,电子科大将新技术辐射到民用领域,带动新材料、航空航天、通用测试、新一代通信技术等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在创造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为引领区域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了重要支撑。

  学校与国内航天、航空、电子、舰船等优势单位深度合作,推动并建立了以电子信息为核心的、多优势单位联合的“协同创新中心”,形成了“产学研用”一条龙的科技创新模式。如“核心电子材料与器件”协同创新中心,由中国电科集团5年投入1个亿,将中心的成果推广到电科集团旗下各研究所进行转化,推动并引领我国军用电子材料与器件的整体发展,支撑装备建设实现自主可控。

  新招一出,招招见效。“协同创新中心”定位为企业技术来源和高校需求背景之间的桥梁,通过共同的利益、共同的事业,把多家单位紧密融合在一起,缩短成果转化周期。中心采取流动不调动的人事制度,聘请各单位顶尖科学家作为科研骨干开展工作。重大项目的第一负责人,在承担重大项目期间,可申请岗位系列类别的调整,以集中精力完成科研任务。紧缺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根据项目周期,可采取形式灵活的人事政策聘用,满足项目需求。对牵头承担的重大科研项目团队,在职称晋升、选留硕士博士生等方面,给予一定政策倾斜,分配一定数额的副高职称指标给团队,鼓励年轻教师承担重大项目。

聚心聚力,不断服务社会需求

  “特色研究中心重在放大特色、突出交叉、敢于跨界。”中国工程院院士、电子科技大学校长李言荣说,特色研究中心就像一个磁场,将校内分散的学科、专业、师资、平台资源进行整合,然后让这些资源去聚焦一个领域的系统级应用。例如,警用装备、警车的信息化,就把学校有关的技术,如电子材料、光电传感、无线通信、图像处理、自动识别与控制等吸引到一起集成,然后做成一个系统,装在一辆定型的小车上。

  2008年,汶川大地震造成了一大批截瘫患者。电子科大自动化学院的程洪教授立刻意识到科学工作者的职责,琢磨为截瘫患者专门做一种机器人,让他们重新站起来。

  由程洪牵头的机器人研究团队诞生了,多学科耦合,机械、电子、控制、人工智能等携手共进。从2010年起,该团队经过6年基础研发和核心技术攻关,在智能人机交互技术和自适应步态规划技术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使我国在该研究领域跻身世界先进行列。

  2014年,电子科大机器人研究中心成立,程洪受命担任执行主任,这给他的机器人梦提供了强大的原动力。中心主要以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为核心,集学校计算机、自动化和机电等学科优势于一体,在社会服务、康复医疗和智能装备等重要领域具有领先意义,产生了示范效应。

  在去年残运会上,电子科大的外骨骼机器人就得到了应用。腰身以下全部截瘫的火炬手林寒,在穿上电子科大外骨骼机器人后,经过一个月左右的训练,终于站了起来。

(新闻转载自电子科技大学新闻中心)

地址:成都市高新西区西源大道电子科技大学经管楼C213

咨询电话:028-61830925

电子邮箱:mbazs@uestc.edu.cn

管理员登录